【扫一扫】 QR

群艺馆公众号

QR

群艺馆订阅号

订票

留言

新时期文化馆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05-30]  活动新闻

5月22日,由浙江省文化馆举办的“新时期文化馆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专题馆长沙龙在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十届全国省级、副省级文化(群艺)馆馆长联席会期间举办,旨在共同探讨、交流新时期文化馆行业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工作,积极推动文化馆青少年美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会议由浙江省文化馆书记、馆长阮静,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秘书长陶铮召集,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王全吉、中国文化馆协会青少年美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蔡懿受邀参加研讨,中国文化馆协会青少年美育项目负责人李丹丹共同参会。20余位省级、副省级文化(群艺)馆馆长出席本次研讨,共同围绕新时期文化(群艺)馆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工作进行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


640 (1).jpg


浙江省文化馆书记、馆长阮静担任本次专题研讨的主持人,她以《青少年美育示范省创建的实践与探索》为题,抓宗旨,理路径,生动分享了浙江省文化馆青少年美育工作的创新经验与先进做法。


浙江省文化馆聚焦青少年美育,联动全省文化阵地,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提升青少年审美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扎实走好“青少年乡村美育课堂”和“浙艺少年”青少年艺术普及活动两条路径。2024年,浙江省文化馆持续推进工作创新,坚持细化运行机制、引入流程管理、创新理念驱动、多方齐抓共举,扎实推进各项相关工作,调动各方要素、汇聚磅礴力量,切实跑出青少年美育工作的浙江“加速度”。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书记、馆长刘文艳从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延时错时开放等角度介绍了天津市群众艺术馆的青少年美育活动服务举措,分享了以互动体验活动拓展美育路径的经验。此外,还以少儿创意美术系列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化打造“你好天真”经典美育品牌。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书记、馆长解欣从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一)依托馆舍空间,引进专业团体,为青少年提供高品质展演和文化艺术资源,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活化资源;(二)开拓云上能源,高效整合海量线上媒体资源,策划一批参与性、分享性、评价性强的活动;(三)延伸空间,多方联动,拓展青少年美育工作“朋友圈”。下一步,河北省群众艺术馆计划将“双师课堂”推广到偏远农村和山区,进一步推动戏曲(河北梆子)进校园工作。


福建省艺术馆书记、馆长陈秀梅讲述了自2004年以来福建省艺术馆开展青少年美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直至2020年扶贫工作圆满收官,省艺术馆将曾经的艺术扶贫基地改名为“青少年美育基地”;并以非遗城市会客厅为平台,进一步建设青少年美育基地,成立青少年讲解员队伍,帮助其潜移默化感受传统文化教育。


河南省文化馆馆长赵丽分享了青少年美育工作“三抓三实现”的经验做法。“三抓”:抓未成年群体,突出美育教育馆校互动;抓特色阵地,突出美育特色体验;抓美育品牌建设,突出美育社会影响力。“三实现”:实现校内校外学习实践的有机统一;不断拓宽范围,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地美育教育的有机统一;不断创新思路,实现文化艺术普及和交流的有机统一。


江苏省文化馆书记、馆长赵彦国表示,推进新时期青少年美育工作,文化馆要积极思考行业特性,实现“走下去”和“带进来”并重,要重视青少年美育的质量和师资,找“名”师,更要找“明”师。此外,基于已举办的“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活动,江苏省文化馆将继续探索开展全省联动的青少年美育项目。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书记、馆长郑直,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书记、馆长董春蕾,吉林省文化馆馆长刘万庆,贵州省文化馆副馆长李万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发展中心(兵团文化馆)书记、主任、馆长陶光杰,分别分享了当地文化(群艺)馆基于基本情况,挖掘当地特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教育和非遗文化进校园、特殊群体服务等多方面开展的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经验和先进做法,各地形成互鉴互学、互促互进的良好氛围。


青海省文化馆书记、馆长马云蔚,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书记、馆长栾永欣,大连市文化馆书记、馆长郑晓丽,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文艺创作部副主任刘娅分别表达了个人对新时期文化(群艺)馆如何更好地开展青少年美育工作的思考,如发展青少年美育要有持续性、特殊性、创新性,发挥文化(群艺)馆的阵地优势、资源优势和艺术涵养作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分享了当地文化(群艺)馆青少年美育工作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王全吉表示,本次会议是各省级、副省级文化(群艺)馆相互学习的机会,他肯定了各馆对青少年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表示各馆常规工作扎实,创新实践鲜明,形成了各地青少年美育特色品牌,成绩显著,可喜可贺。同时对各省级、副省级文化(群艺)馆青少年美育工作开展提出三点建议:(一)省馆牵头建立青少年美育工作平台,成立全省统一体系,提升文化馆系统对相关工作的普遍重视程度;(二)创新发展青少年美育工作,如与数字化服务、地域文化资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相结合;(三)重视青少年美育工作品牌建设,立足各地现状,定位当地特色亮点和优势,积极探索新举措,开拓高品质服务,做好宣传推广和分享工作。


中国文化馆协会青少年美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蔡懿针对青少年美育工作的开展提出16字观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并提出技能、素养、体验是美育的三驾马车,各省级、副省级文化(群艺)馆要重视技能培训,为相关机构和人员提供一定的官方支持和认证,同时要在发挥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


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秘书长陶铮提出文化馆可以和美术馆、博物馆联合破圈,打造更多的非遗、文化活动等IP。


中国文化馆协会青少年美育项目负责人李丹丹向在场馆长介绍了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的青少年美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以及近期拟开展的各项活动,希望在未来工作中形成更大合力


阮静馆长总结陈词,“新时期文化馆青少年美育工作是新抓手新突破,让我们共同聚焦全民美育,广泛开展青少年艺术普及和交流展示活动,为青少年美育搭建起持续性、常态化机制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美育的良好氛围”。


其它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新围堤道渤海明珠A座
   和平区烟台道82号(天津市群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电话:(022)23114566

欢迎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图片 公众号二维码图片
友情链接: 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馆 北京市群众艺术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版权所有:天津群众艺术馆 备案号:津ICP备200029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