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腊月二十三,小年。
天津人素来讲究过年。按照以往,自今天开始,老百姓就正式进入了春节的筹备阶段。但坚守在“红区”的朱珊、黄凯、张裕泰、郝申文四位干部还在为全面清零做着最后的努力,大家24小时等待指令,争分夺秒,誓要取得奥密克戎津南会战的胜利。
最近两天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封控区的7号楼、8号楼居民进行的。经过连日来的频频实战,四位干部都已经成了疫情防控一线“专家”,对防护服穿戴、核酸检测、垃圾清运、物资保障等各个关键环节的操作步骤了然于心。昨天夜里,经过一天的工作,朱珊也顾不上休息,拿起手机,和大家分享这几天的工作片段。
“入户核酸检测工作,一线工作人员在居民们还在睡梦中时就要做好准备,医护人员、下沉干部都要按照指定时间准时集结,分组进入小区开始检测。每个小组一人负责敲门,通知居民做好准备并进行身份证扫码登记信息;一人负责协助医务人员,对检测试管做密封准备;另有一人专门负责医用消杀。医务人员每进行一次检测,试管密封后都要认真做一次手消,绝不马虎。”
“请戴好口罩、准备好身份证,咱们马上做核酸检测。”
“小朋友需要报身份证号进行登记。”
“您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谢谢配合!”
“一轮检测下来,这样的话不知重复说了多少遍,但是大家没有一点怨言,始终耐心细致地与居民交流。连日来的紧张工作,也让组员之间的配合越发默契,流程不断优化,最快的小组1个小时便完成了入户筛查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说到这里,朱珊自豪地跟大家“炫耀”:“最快的小组,我所在的小组可是其中之一!”
“筛查工作完成后,还要完成每日的规定动作——自我核酸检测,确保结果为阴性后,方可继续参与相关工作。”
朱珊还分享了昨天入户核酸检测过程中的“小状况”。
“黄凯、张裕泰、郝申文的小组没有棉签了,黄凯第一时间向我求助,我就赶忙找到工作人员要来新的棉签。因为我所在的小组已经结束了检测工作,只能在小区门口等着。我就看到黄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跑步来取,医用隔离面罩上都是水汽,拿到棉签赶忙又疾驰返回。而当他们完成分内工作出小区后,又临时接到了帮助其他楼宇补漏检测的任务,大家二话不说,转身再次奔赴‘战场’。”虽然四位干部不在一组,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风采一如往常。
今天下午,黄凯、张裕泰、郝申文三名干部再次前往封控区社区居民家中运输物资,直至晚上6时左右才返回驻地,但大家开心地享受着小年夜的盒饭,与家人视频连线询问近况,与同事们聊聊天。这些干部不辞辛苦、不计得失地在前线奋战,每天收集居民用药需求,按时提供送药上门服务,在小区门口设立蔬菜粮油售卖点……点滴志愿凝聚大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2000余户居民的买药就医、粮食蔬菜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百姓的安定生活得以有效保障。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你们的存在让我们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阵阵暖意。
有你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