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QR

群艺馆公众号

QR

群艺馆订阅号

订票

留言

二十四节气 | 小寒至,年味渐浓

发布时间:[2022-01-05]  活动新闻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900.jpg


二十四节气▪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月4日-6日,今年在1月5日。为何叫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这样阐释的:“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十二月,指农历岁末的腊月;腊月初迎来小寒,腊月半迎来大寒。
      顾名思义,小寒的气候特点自然是冷,但还没有冷到极致,故名“小”。“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此时的北方广大地区已进入到最冷时段。不过,伴随着小寒的到来,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也将感受到日浓一日的年味。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918.jpg


物候特征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北乡,二候始巢,三候。”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921.jpg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9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927.jpg


应季养生

      天寒地冻,又到了一年中最不想起床的时节,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各种疼痛也会接踵而至。姚秀慧告诉记者,天气寒冷时,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发作,保暖是此时的第一要务,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尤其要加倍呵护。家里如果有老年人,保暖时还要注意通风,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小寒节气,怎么吃才算吃得对、吃得健康?她表示,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盛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以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还能让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如羊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膳食中还可以搭配其他食物,如核桃仁、红枣、桂圆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板栗等。另外,进补还应该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子、当归等都是常用补药。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931.jpg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933.jpg






饮食习俗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微信图片_20220106161936.jpg



其它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新围堤道渤海明珠A座
   和平区烟台道82号(天津市群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电话:(022)23114566

欢迎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图片 公众号二维码图片
友情链接: 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馆 北京市群众艺术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版权所有:天津群众艺术馆 备案号:津ICP备200029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