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QR

群艺馆公众号

QR

群艺馆订阅号

订票

留言

“致敬光辉岁月,礼赞美好生活”天津市第六届全民创意写作优秀作品选登(成人组)--《海河防潮闸的记忆》作者:焦瑞霞

发布时间:[2021-05-20]  活动新闻
海河防潮闸的记忆

焦瑞霞

      

        海河,像一位辛劳负重的母亲,召唤着上游的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还有一个“小不点”——北运河,在天津汇集,又牵着它们奔入渤海。

        然而,我们今天见到的海河,看似温柔恬静、缓缓从容,但在治理之前,却是饱经沧桑。遇旱涝大灾之年,都会给天津带来洪灾泛滥、旱灾海水倒灌的侵害。据记载,从1368年到1948年的580年间,海河流域发生过387次严重水灾,天津市被淹泡过70多次。1957年,天津市更出现了30年一遇的大旱,海河上游来水减少,咸涩的海水直灌三岔河口。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肯定记得,那时候我们的饮用水又咸又涩。

        海河水含盐量的激增,不仅影响了市民生活,也影响到了天津市工农业生产用水。海河,还兼有着灌溉、航运、行洪、排涝、排污等重要功能,是天津的命脉。鉴于此,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在塘沽与东大沽之间修一道防潮闸,以使海河水能够“清浊分流、咸淡分家”。这项工程是由天津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经国务院批准,由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设计,天津修建海河防潮闸指挥部负责组织施工。当时,来自天津、河北省等地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解放军战士约10万人,艰苦奋战在建设工地。

         那是1958年7月,正值炎热的夏天,父亲所在部队原66军198师,刚完成十三陵水库施工任务返回天津驻地不久,就接到上级下达的命令:抽调两个团兵力开赴工地,参加修建海河防潮闸的任务。父亲被任命为修建海河防潮闸指挥部副指挥长,立刻带队前往,重点负责防潮闸口的合龙工程。

        他们虽然有修建十三陵水库大坝的经历,但与修建海河防潮闸不尽相同。修建水库大坝是在陆地上施工,无水作业;而修建海河防潮闸是在水面上施工,而且闸口的基础工程在长宽200米左右的空间,闸室部分在地下15米到地上20多米的范围内进行作业,施工难度非常大。当时哪有什么大型施工机器,也没有浇筑好的水泥墩石柱,只能靠“土办法”,一锹锹、一锤锤、一车车、一担担……

        在截流时,他们遇到了更棘手的问题。他们把石块投进河里,很快就被汹涌的激流冲散。后来他们用粗铁丝编成大笼子,把二三立方的石料装进笼子里再投入水中;或是用芦苇捆成苇帘,包裹石料,捆成直径半米多的苇包投入水中……可是,闸口将要合拢时,水深10多米,潮差4米以上,底层淤泥5米多厚,巨大的水流往复滚动,十几个大石包抛下去又不见了踪影。汹涌的河水海水咆哮着,像是在向人类挑战。他们只能进一步想办法,把数个大石包再次加固捆绑连在一起,一组一组地推下去。如此往复,石包终于在水中摞起来了。

        战士们施工的那股子劲头,像澎湃的浪花,永不停歇。为了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不分昼夜轮流作业。工地上鼓舞的歌声、铿锵的号子声、捷报频传的锣鼓声,激励着他们的干劲。苦累算什么,那无数颗汗珠与石料一起滚入水中激起的浪花,足以闪烁出战士们的豪情与青春光彩!

        海河防潮闸建设工程于1958年7月1日破土动工,原计划于1959年3月竣工。为了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工程项目又提出要提前在1958年年底竣工。11月14日,在决战关键时刻,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朱德同志来到工地现场视察,并亲笔题词:“努力跃进,提前完成海河建闸工程”。这无疑给施工建设者们以极大的鼓舞,也给施工进度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日夜连轴转。1958年12月28日,海河防潮闸终于举行了竣工典礼,它像一名威武的卫士,屹立于海河入海口。

        今日,海河防潮闸仍然屹立潮头,两座控制楼的墙面上还保留着朱德副主席的题词和“海河防潮闸”的牌匾。六十多年过去了,它为天津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在海河防潮闸旁又架起了一座当时中国最大的开启式公路桥——海门大桥。从海河防潮闸向海门大桥望去,似一道彩虹飞跨海河之上,成为今昔对比的两座地标建筑。几艘巨轮停泊在港湾;成群的海鸥河面上飞翔;港区、集装箱码头、外滩公园、滨海新区的工厂、企业、科研院所都成了它们的邻居……

        海河防潮闸作为天津河流治理历史的一座丰碑,见证了天津的发展,也展望着天津的未来!



其它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新围堤道渤海明珠A座
   和平区烟台道82号(天津市群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电话:(022)23114566

欢迎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图片 公众号二维码图片
友情链接: 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馆 北京市群众艺术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版权所有:天津群众艺术馆 备案号:津ICP备20002978号